设置

关灯

第456章 中英经济与中英战争(十六) (1 / 6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
        公平与效率,每一个取向都自有其道理。被迫从中做抉择,事后经常会折磨吴有平。在药品供应方面,吴有平还是倾向了出口。

        本以为此事就可以先放到以后再说,没想到就在会议第二天,赵天麟送来了一封信。信是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发来的,已经翻译过。在这封信中,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请中国方面提供青霉素发现者的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吴有平对此有点印象,青霉素研发技术路线貌似是何锐提供的。不等吴有平开口,赵天麟说道:“主席说,就让负责这项研究的同志去领奖,正好在欧洲进行一些学术交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安排非常合理,却让吴有平想起昨天的事,“赵总理,你能不能给我一个解释,为什么青霉素产能扩张这么慢?是因为投资不足?还有什么别的原因?”

        赵天麟迟疑片刻才答道:“青霉素是主席提出的技术路线。如果总理真想知道其中的技术机密,何不直接问主席?”

        吴有平其实真的有点好奇。青霉素的研究论文可是在各大医学期刊上发表了,不仅是国内学刊,还有国外各大学刊。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。吴有平最初有些担心青霉素会如磺胺一样,一旦公布就会被欧美企业大量抄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并没有。现在法国做二道贩子做的风生水起,‘梅毒患者的真正希望!’,‘彻底终结病菌感染的划时代药物!’各种广告宣传搞的风生水起。以吴有平对欧美技术的理解,他们无论如何应该有同类药物出现,然而却没有。这也有点太怪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算了。”吴有平叹道。既然是技术路线,吴有平觉得自己还是别碰为好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天麟来这里的目的并非只为了何锐获奖这件事,见吴有平理性起来,赵天麟继续自己此行的目的,“我们要在国内建设一些接受各国专家前来参与的研究中心。可以学习德国那个合成氨研究专家的模式,搞成世界分享技术的模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又听到要分享,吴有平忍不住叹息一声。平复一下心情,吴有平感慨道:“赵总理,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。你的建议很好,但是我很担心会出现一些问题。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,总的来说,我认为同志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吃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